随着世界能源转型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及碳中和浪潮席卷全球,碳一化学成为研究热点。7月23日,碳一分子催化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大连举行。本届研讨会以“碳一分子催化转化中的前沿科学”为主题,围绕合成气转化、二氧化碳转化、甲醇转化、甲烷转化、生物质转化等议题,对热、电和光催化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挑战展开交流与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刘中民大会致辞中表示,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能源工业转型革命中,以甲烷、甲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为代表的碳一分子的催化转化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以碳一化学为中心的先进催化技术将为这些过程提供关键的支撑。同时,惰性碳一小分子的活化以及碳一分子向其它高附加值碳氢化合物的选择性转化,这也是当前科学界极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课题。
本次大会共设置9个大会报告、5个主题报告、80余个邀请报告、70余个口头报告、近60个快速报告、近100篇墙报,并设立Cell Symposium优秀墙报奖。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骊珠在题为《化学转化的人工光合作用》的大会报告中说,人类道法自然光合作用,研究光催化剂分解水制氢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环境污染,缓解能源紧张形势。长久以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为之努力,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距离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还需突破众多核心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包信和作了《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化学》的大会报告,他介绍了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分析了传统煤转化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在生态和环境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介绍了当今CO2资源化利用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对未来氢能和燃料电池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刘中民院士作了《甲醇转化技术研究进展》的大会报告,他介绍了煤经甲醇制烯烃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现状,并对当前能源背景下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布兴作了《将生物质和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主题的报告,他系统介绍了生物质和二氧化碳转化的相关过程及其关键科学问题。他表示,技术加持下,生物质和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大有可为,其产生的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将为人类生活注入源源动力。
大会由细胞出版社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Christophe Copéret、荷兰乌特列支大学教授Bert Weckhuysen,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教授Emiel Hensen,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Edward Sargent,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化学研究所教授Núria López等国内外500余名专家和学者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参与相关讨论。(记者 郝晓明)